近日,榆林煉油廠180萬噸/年催化裝置再生器封頭及集氣室吊裝作業順利收官。作為2025年首次吊裝的百噸級設備,137噸的再生器封頭及集氣室成功就位,為7月13日即將啟動的年度大修技改工作筑牢根基。

180萬噸/年催化裝置作為榆煉核心生產裝置,承擔著重要生產任務。此次兩器改造位于裝置60米高空,是2025年度大修技改的核心工程。考慮到該設備的重要性和施工的復雜性,榆煉項目部早做打算,在裝置停車前,材料一到貨便組織專業人員進場開展檢修預制工作。針對改造中焊接任務重、部件管口探傷及熱處理量大、交叉作業頻繁等難題,制定了詳盡的施工方案與嚴密的安全保障措施。
而此次封頭吊裝作業面臨多重挑戰,吊裝過程中,需將預制好的封頭吊裝至60米高空的預制支座平臺,且封頭必須翻轉后才能準確就位。同時,現場場地條件受限,起吊后封頭邊緣與運行管線的距離不足0.5米,加上部分裝置仍在運行,對吊裝的精準度和安全性要求極高。經多次技術研討,項目部決定采用兩臺1200噸汽車吊車協同作業。之所以做出這一選擇,是因為單臺吊車在面對137噸的設備重量時,雖然理論上具備一定的起重能力,但在60米高空進行翻轉、精準定位等復雜操作時,難以在狹窄場地內靈活調整設備姿態,且對吊車的穩定性要求極高,存在較大安全風險。而兩臺1200噸吊車協同作業,可通過合理分配起重負荷,更好地控制設備的升高、旋轉和翻轉過程,確保在有限空間內精準操作,避免與運行管線發生碰撞,同時也能利用兩臺吊車的協同配合,增強整體作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,有效應對高空作業和復雜環境帶來的挑戰。
吊裝前,項目負責人組織技術、安全部門對全體操作人員進行專項技術安全交底,對吊裝流程、安全規范進行了細致講解與培訓,確保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循操作標準。隨著起重指揮哨聲響起,兩臺吊車按照預定方案精準配合,依次對再生器封頭實施升高、旋轉、翻轉等操作。在各崗位人員的緊密協作下,吊裝任務安全順利完成,展現了高水平的施工組織和操作能力。
據悉,本次榆煉大修計劃涵蓋25個項目,主要包括開停工倒盲板102塊、臥式設備安裝10臺、安全閥29臺、閥門15臺、隱患消缺18項、技改措施7項,檢修焊接量達7124吋,預計1100人參與檢修。目前,再生器及三旋預制工作正在爭分奪秒推進。西安公司充分發揮統籌協調優勢,通過精心組織、科學管理,確保檢修準備工作按計劃穩步實施。榆煉項目部全體人員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,全力以赴投入到年度大修技改工作中,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檢修任務,為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和生產效益提升奠定堅實基礎。(趙勇迪 魏晉東)